产品经理掌握了方法,如何有意识地去应用?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掌握了事情的方法论,但是却没有按照自己掌握的方法论去做事情。例如我知道如何进入深度思考,却一直处于浅思考的工作状态。我知道怎么去校验一个数据,做起来却毫无章节,效率低下。以上的一些,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1 个回答

xxxxxa

你说的这个事情,我最近也有比较深的感触,但我发现这个事情的点跟你不太一样。在业界,有很多文章写的好的产品经理,看的多了,不禁会有这样几个疑问:文章写的好是好,但在实际操作中他真的是这样操作的么?他也是人啊,人性中共有的缺点他就没有么?这个人除了文章写的好,还有没有其它比较出名的产出,比如成名战之类的?这里的成名战不是说非得要有自己的产品,我还是讲道理的,比如黎万强创造的F码,这个就算是成名战。

好,说回正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产品经理掌握了方法却做不到有意识的应用?

1.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曾经研究过一段时间滴滴系的产品经理,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如果你熟读过俞军在网上所有公开文章的话,然后再去读俞军职级之下也同样是滴滴系产品经理的文章,你会发现:他们的大多数文章里都有俞军的影子,甚至有时候只是稀释了一下,但整体思想还是在这个框架内,如果硬要区分水平差距,那就只能看文章的纵深程度了。

想想看,在你的一生中,你真的会不顾对方身份而真真切切的怀疑、思考、求证问题么?

或者,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注意到有的人前期学习东西是很快,但是在后期的实践中总是翻车?而有的人前期学习很慢,以至于大家觉得他很蠢,但是在后期的实践中却是稳的一匹?想想看,为什么?周围人的态度又是什么样?

2.自我意识的问题。

我问一个问题,你对你自己的认可来自于哪里?

我做过一个调研,对象全部为产品经理,得到的答复大多是这样:比你级别高的人对你的认可。

老实说,我并不满意这样的回答,因为这种认可属于一种偷懒的做法,怎么说都是由外到内的作用,而不是我想要的由内到外的作用。自己对自己这种由内到外的认可,它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它不需要任何拐杖。你是不是经常见到一些人抱怨自己曾经因为某某决策失误而错失几百几千万的例子?实际上再来一次大概率还是一样的,内核不稳定,结果大概率是一样的,之所以是概率,因为也不排除运气的成分。

说到这,我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记者对马云的采访,问他创办阿里巴巴到现在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马云说:我现在越来越坚定了。

只有你的精神成为完全独立强大个体的时候,才有可能和这个世界对抗。

下面说解决方法:

1.态度:保持理性,保持探索,敢于求真,质疑一切,但不否认一切。

2.在固定面上找临界点,以及自身确定性。

举个例子,这点在我练习科二的时候体会比较深刻,在掌握了教练的那套方法后,我会不断寻找临界点,比如倒库的时候我会把油门加到20迈,看看效果会怎么样,30迈呢?又是什么情况,我再换个更破的车开又会怎么样?……这个其实就是在找临界点,以及自己可控的范围在哪里。

3.多观察,多发散,能够举一反三,让产品思想渗透进入你的生活。比如我们常常说的游戏化场景,这玩意儿只有在游戏里才能见到么?哦,不,其实你观察下公司的员工,A让B陪他去取个快递/吃饭……B表示不想去……然后A承诺B给他买杯奶茶,对吧,触发器、行动、奖励、投入这几个要素哪个没有。

4.勤于思考,追根溯源,这个可以练习洞察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看来,更多时候不是为了增长见识,而是对自己之前思考的验证。比如我之前看黄渤拍的「一出好戏」的时候,我就在想,咦,这不就是一个社区的养成史么,当时就觉得要搞懂社区,就得研究清楚生物进化史、社会进化史这样的东西,而最近,我也验证了自己之前在这方面的思考。包括那些背单词很厉害的人,有些都是从希腊文、拉丁文学起来的。

只有这些东西真正融进骨子里的时候,才会发挥其真正效用,而产品,本身就是来自于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

最后,人啊,终其一生,还是在与自己相处。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