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该如何全局思考和分析行业产业链?

公司的产品都更多只专注于把App体验做好,沟通顺畅,但大的方向和创新却没什么想法,是否问题是出在视角高度不够?如果是,产品经理应该如何全局思考和分析行业产业链?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1 个回答

xxxxxa

视角高度决定了你关注的对象不再单一,不再局限于服务于某种类型的用户了。以此为影响要越过热点看的更远一些,类似『看到大片模式的滤镜暴火就去做一个出来』的想法行不通了。作为PM来讲,永远无法坐在办公室里光看看数据就能做产品设计,必须走出去深入一线实际调研,访谈的对象水平(教育,文化,观念甚至素质)也都不太一样,并非有贬低之意。我认为这些是和传统设计产品的方式不同的。

较早以前我整理过类似的想法,借着这个题目做个分享。以下是思考步骤

Step1:背景调查,快速了解一个行业

核心思路:了解清楚有哪些环节,都有什么样类型的用户在这个环节上,获得了什么价值。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 这个行业的存在是因为它提供了什么价值?
  • 这个行业从源头到终点都有哪些环节?
  • 这个行业的终端产品售价都由谁分享?
  • 每个环节凭借什么关键因素,创造了什么价值获得他所应得的利益?
  • 谁掌握产业链的定价权?


Step2:理清利益链条上的全部用户

我们面对的是上下游的公司,利益相关者,甚至是行业标准制定者。由于用户的类型变得多样化,列出全部用户并对他们在价值链上的任务,职责一一划分。找到每一个角色所在位置及核心诉求。如图:

20141201auto-insurance-demo-prototype-1.jpg

带着这些问题问自己:

  • 我真的了解了他们的运作模式,并且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吗?
  • 链条上的每个人,会因为我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
  • 我最应该服务的角色是谁,为了他我宁愿部分牺牲谁的利益,或者影响怎样的优先级?
  • 我能怎样为他们服务(优势),我能得到什么(现在/未来)?


Step3:分析观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今天说到产业或产业链时,更多是指那些还未被互联网影响(更谈不上颠覆)的产业。这些产业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 国内特定的历史及文化造就的根深蒂固的思维(行为)模式;
  • 国内特定的经济,政治环境造就的“不可逾越”的差异;
  • 行业主受众群体并不是主动拥抱互联网行业的用户,或许正在进行新老交替;
  • 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管,产业价值链上的触点各自为战。

不过即便如此,肯定在某个过程或角度已有互联网应用的案例。努力收集相关资料,比如去商业评论网站查看深入访谈,有些资源你是在互联网层面看不到的。明确你可能达到的最小或最大化效果界限。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一个产品设计出来了,能给行业生态带来怎样的变化(实际一些)?是好是坏有什么影响。总结实际应用的案例并梳理出关键点,作为下一阶段产品设计的参考依据。


Step4:带着以上思路进行用户需求满足

当你做完用户细分,手里可能拿了两位数字的核心需求,这是你该怎么办?试着使用以下模型:

20141211design-product-beyond-industry-11.jpg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在产品方面妥协,当你按照以上模型把需求分类后,你会发现需要体现在产品前端的功能至少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需求并不是必须全部以功能的形式体现在产品上,这是设计行业产品的核心准则。


Step5:设计产品演变迭代里程碑

可以分为三阶段:量变,质变到聚变。这三个阶段不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一切以市场(用户)反应和行业发展(包括经济,政治等因素)为参考目的。在此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完善产品,或拓展资源,用户服务水平,类型和层级也不断提升,最终达到向下阶段迈进的目的。设计之后的产品开发,也就回到了你熟悉的产品开发轨道上了。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