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每周一款APP深度体验

▍活动规则1每周体验1款产品,将体验分析发到这个帖中。2了解他人的分析:评论2篇体验帖。3每天完成相应的分析内容,完成分析文案要按下图添加“时间分割线”。4平均每天完成体验的伙伴将选出1位送出精美礼品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1 个回答

xxxxxa

       2008年iphone的诞生也许可以称之为智能手机元年,安卓系统的开源也大大加快智能手机的进程,互联网的发展也随着智能手机的进步,从web版开始进入app模式。2011推出的微信,发展至今5年已经覆盖中国90%的智能机。如今大多数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想必是离不开微信了。这次就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对于微信通讯录功能的剖析和一些看法。在此向致敬风尘棋客,你的文章给了我很多启迪。

       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作为一款即时通讯工具,其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交流。当存在好友,就需要管理,那么通讯录功能也就必不可少。

       大学开学,小明第一次来到学校得到了好心学姐的帮助,为了日后表示谢意,小明把学姐的号码留了下来添加到了通讯录中,开始军训时小明遇到一些问题,于是想咨询一下学姐,从通讯录中找到了学姐的电话,在不断的短信沟通中,小明不仅解决了问题,也更深入的了解了学姐姓名、专业等信息,于是他到通讯录中修改了学姐的信息,沟通越来越多,小明对学姐心生爱意,于是想追学姐。但是某天军训,学姐牵着男朋友给他送奶茶时,小明顿时失望至极,于是决定从通讯录中删掉学姐,从此不再联系。小明悲催的爱情故事也把通讯录的一整套流程走了一遍。搜索、添加、删减、修改联系人便是通讯录的用户需求。

        智能手机时代,带有通讯录功能的不仅仅是手机系统,各种各样的app也在使用着这一共能,我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手机系统自带:nokia、iphone、安卓、miui
    • 社交:微信、易信
    • 邮箱:网易、QQ
    • 通讯录 :触宝电话、易联通讯录
    • 支付系统:支付宝

这是我们最早习惯了nokia手机通讯录。

手机 nokia.jpg

而ios和Android的自带通讯录也基本定义智能手机的基础格局,社交类app的通讯录的设计也一直延续这样的设计板式和风格。

手机合集.jpg

我找出了ios、安卓已经安卓的衍生版MIUI进行比较,其中发现大家都有几个相似的共同点。

  • 相同点
  1. 顶页显示我的名片。
  2. 好友添加按钮
  3. 都有搜索功能
  4. 联系人按照26个英文字母的先后顺序(不属于字母的在最后)
  5. 每个字母为一个模块区域
  • 不同点
    1. 安卓系统增加了头像功能
    2. MIUI的搜索中直接显示人数
    3. ios我的名片一栏显示的直接是手机号。

微信合集.jpg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微信的通讯录基本就是在原生态的智能手机通讯录上做了修改。

用户信息交互模式

         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工具,以信息交互的对象来分类可以分成好友、公众号、群聊、朋友圈四种模式,而在通讯录中,由于朋友圈的内容较为分散,所以并没有在通讯录中设立一个模块,而是在发现中独立一个版块。通讯录中能够出现一个三种交互模式。

  • 好友(一对一)
    • 添加
    • 搜索
      • 修改
      • 删减
  • 公众号(一对多)
    • 搜索
      • 删减
  • 群聊(多对多)
    • 搜索
      • 修改
      • 删减

  无论是单个好友、公众号、或者群聊所有次级操作都建立在找到这个对象的前提下,所以搜索为通讯录的核心关键。

  • 用户体验微信 通讯录用户体验分析.png

结构架构图.png

界面设计

排列顺序&次级功能。

  • 添加

         把“搜索”作为通讯录完成所有次级操作的核心关键,是在假设已经和该对象确认和连接,但是按照正常的操作流程:添加—搜索—修改or删除,用户必须是先添加该对象,所以“添加”还是作为界面设计的第一排放。(微信的整体布局上,添加好友并不只是在通讯录页面出现,基本是贯通全局)

  • 搜索(按效率排序)
    • 顶端搜索栏(知道名字情况下 精准搜索)
    • 右段字母栏(知道名字情况下 模块搜索)
    • 用手向上拉(不知名字情况下 模糊查找)
  • 新的朋友

             此功能和上面添加功能完全重复(不知道为什么还要重复这个环节,求解?)。

  • 群聊(多对多)

             此功能与“星标朋友”功能一样,只不过标记对象是聊天群。

            猜测:是考虑到后期部分用户加入大量的微信群,在标记后,方便用户快速找到标记的群。

  • 标签(好友分组)

            将需要分类的好友归属到一个组中,以便于用户对好友进行特定分类。在操作时需要经历:标签—组—好友。三次操作才能抵达好友口。

  • 公众号(一对多)
  • 星标朋友(把最想看见了的放在第一位。)
  • 好友(一对一)
  • 显示好友数量

显示人数.jpg

在使用的4部手机、7个APP中,安卓和小米的自带系统还有触宝通讯录显示了好友数量,而安卓显示在底部,小米和触宝在搜索栏中。每一个微信账号的好友上限为5000人,在微信改变聊天方式的突破下,人们的见面方式并不再是加个QQ或留个号码,见面加微信,使得每个人都拥有大量的hello好友(只是打过招呼),敢保证在你看到的1046位联系人中,每个月都和我联系的不超过50位。所以显示好友数量还是十分重要的。(经常见到网红晒好友数量,然后时不时抱怨一下好友太多,又要开始删人了。只能说,这种晒优越感的社交,很成功)

导航设计

导航设计.jpg

  • 视觉层
    • 视觉设计

              在搜索到好友后,所呈现给用户的就是:方形头像+用户名。

             在上图中,我们也看到红米手机和触宝通讯录也使用同样的功能,但是作为一款纯粹的手机通讯录需要用户自己去给聊天对象设置头像,这个设计显得很鸡肋。美颜app作为自拍必备化妆品的今天,微信却把这一功能发挥的淋淋尽致。(大多数记不起名字的时候,只能一个一个的看头像找人。)

  • 细节发现
  1. 点击屏幕顶部 回到顶端

       新型的社交工具出现,大体架构都不会改变,因为在智能机出现了以后,ipone就开始定义这个标准,让你的界面和用户早已经养成的那些习惯保持一致是很重要的。

  • 疑问
  1. 疑问:为什么明知道没有内容还是可以下拉?
  2. 疑问:显示好友数量在底部或搜索栏中有什么区别?

这里并做没有过多的说明,在整体上还是有很多疑问,希望有能力的pm能够帮忙分析解答一下。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