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是怎么实践的?阿里巴巴究竟是靠什么实践

一年一度的双十二刚刚结束,你的钱包今天还好吗?双十一也不过才过去一个多月,各大电商绞尽脑汁,力求最大程度的抢夺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作为“双十一之父”,阿里巴巴

一年一度的双十二刚刚结束,你的钱包今天还好吗?

双十一也不过才过去一个多月,各大电商绞尽脑汁,力求最大程度的抢夺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作为“双十一之父”,阿里巴巴一手将双十一打造成了全球狂欢节,今年销售额更是冲到了不可思议的1682亿米,创造了全球零售史的记录。阿里能够如此成功,除了得益于互联网,还有马云谦虚地归功于运气外,必然有一套众多企业争相追逐的致胜法宝。

多项业务经营

阿里巴巴创建18年以来,从最初的中国黄页到淘宝天猫,再到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以及一年前提出的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新制造),阿里巴巴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面向未来。

当我们还在淘宝上买买买,还在和朋友聊互联网+的时候,马云已经在关注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放眼工业4.0了。“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阿里巴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敲钟时马云所说的曾经刷爆朋友圈的这句话,还有多少人在实践呢?

阿里巴巴如何学习,这才是全部真相!

众所周知,每个企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但我们却似乎很难去界定阿里现在属于哪个周期。阿里不像腾讯,似一颗乔木,长势惊人。阿里更像是灌木丛,有独属自己的阿里生态,有的业务可能处于初始期,有的业务已然成熟,当然也有衰退中的业务,几个不经意,阿里已经由一家电商零售平台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新经济生态圈”。

管理创新与企业文化

阿里能够有如今的规模,与马云的眼界和思维方式必不可分,当然,一定也离不开阿里的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体系一旦丧失价值文化,就很容易变成一群暴发户。因此,每一家企业,都应该建立起健康、良好、持久、真正符合我们本土文化的价值体系。

一个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对外部来说是生存得更长久,对内部来说是协同员工共创共赢。

阿里巴巴如何学习,这才是全部真相!

企业文化是分显性和隐性的,既要有制度层,也要有精神层。精神层是文化的核心,我们都知道,阿里有四种文化:太极文化,革命文化,武侠文化,fun文化。这些文化在阿里的不同发展阶段,对阿里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阿里独创的三板斧体系,通过体验式学习,提高了各级管理者和业务骨干的能力,成就了阿里从3000人到近4万人的发展,已经被众多企业学习借鉴创新,形成适合不同企业的三板斧文化。

“想要进阿里,首先要会打太极。”这大概是外界的一句玩笑话,但却足以看出阿里和太极文化的渊源。

马云曾说:太极的阴和阳,物极必反,什么时候该收,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化,什么时候该聚,这些东西跟企业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今年阿里双十一晚会上,马爸爸亲自上演太极大片《功守道》,也是热闹。避实就虚、通汇圆融,以太极管理公司,"以武会友",阿里巴巴发展至今,太极式管理理念的作用可见一斑。

 

想要亲临阿里巴巴,了解阿里的战略布局和生态经济,倾听阿里高管分享,参观太极禅院,学习阿里的特色人才培养和优秀管理方法吗?

阿里巴巴如何学习,这才是全部真相!

18年前的炙热九月,在杭州那个名叫湖畔花园的民居里,正在进行着一次会议,当时的马云说:“我们终将赢得明天,我们终将抵达远方,因为我们正年轻”!

  • 发表于 2021-04-10 14:31
  • 阅读 ( 356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