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10首最经典的牡丹花诗句

牡丹,花色艳丽,朵大而香,品种繁多,富丽堂皇,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喜爱,被誉为“花中之王”。历史上,牡丹最初是一种药材,南北朝时期开始作为观赏花卉,在盛唐时期,牡丹一举成为“国花”。...

牡丹,花色艳丽,朵大而香,品种繁多,富丽堂皇,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喜爱,被誉为“花中之王”。历史上,牡丹最初是一种药材,南北朝时期开始作为观赏花卉,在盛唐时期,牡丹一举成为“国花”。

7bc0105922b44ff3877493f1e974f5f4_sp5ffph2gk5.jpg

宋代著名文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是牡丹地位提升到顶峰的重要时期。“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王侯家为牡丹贫”。最贵的姚黄魏紫,一株可以卖到数万钱,各路富豪不惜血本,竞相买花争艳。

4f6ce602c34b410aafa86316009c2fb0_luuyxsesur3.jpg

到了宋朝,关于牡丹的栽培技术和文化价值更加丰富,欧阳修曾写《洛阳牡丹记》,比较系统地记录了当时牡丹的种类和起源。明清时期,有很多不同版本的《牡丹谱》,使得牡丹文化更加完整。

2ae430c9e07949c59d8e2b36d70ad91f_4t5vwm01t15.jpg

牡丹开于暮春初夏时节,此时已百花开尽,使得牡丹更加突出。由于牡丹的崇高地位,关于牡丹的诗词特别的丰富,也有很多非常经典的语句。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最为优美的10首。

f5ffa0d53ee2450298bba7054abcd882_cizbqdz231g.jpg

1.《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盛唐时期,牡丹最风流。诸多唐朝诗人都有作品。刘禹锡这首赏牡丹,通过与芍药、芙蕖的对比,显示出牡丹品高多情的真国色。凭着这句诗,刘禹锡历来被称为“赞美牡丹第一人”。其实,刘禹锡还写过很多牡丹诗,比如:《和令狐相公别牡丹》: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这些诗都很不错。

72739d27c7904435801c03165eb81e8d_xxwnnq4pggj.jpg

2.《清平调词三首》 唐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时,觉得“赏名花、对妃子,岂可用旧日乐词”,于是,就把在翰林院的李白叫来吟诗助兴。李白当然知道唐玄宗喜欢杨贵妃,于是借着牡丹花,来形容杨贵妃的美,写下了这三首《清平调》,得到了唐玄宗的赞赏。

fceabe05e69049a0a92c2a9d735139bd_vc2jkvj3qed.jpg

3.《牡丹》 唐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在众多的咏牡丹诗中,皮日休的这一首殊为精绝。既体现了牡丹的时令特点,又称赞了牡丹的花王地位。尤其是“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这一句,对仗工整,构思精巧。

bd121d7063a2468889a5bfd827fce296_pqzgmooze2w.jpg

4.《牡丹》 唐 李正封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牡丹被称为“国色天香”,就是来源于这首诗。秀色可餐,香气袭人,流连忘返,不知归期。这就是牡丹的魅力。这首诗虽然短,但是却很贴切生动。

0730d636f1a4401d9d68dc1a9de1ac66_ua5biewqv3j.jpg

5.《咏牡丹诗》 唐 李山甫

邀勒春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

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晓露精神妖欲动,暮烟情态恨成堆。

知君已解相轻薄,斜倚栏杆首重回。

这首诗颇有仙风道骨,风流潇洒。春天牡丹开花晚,直到其他花都开完了才开。鲜艳如火,异香仿佛来自天外。早上妖艳摇曳,晚上含情如愁。好像知道人们喜欢它,就斜倚栏杆把头探过来。从写景、拟人,动静结合,十分传神。著名诗论家司空图评价李山甫这首诗说:芙蓉骚客空留怨,芍药诗家只寄情。谁似天才李山甫,牡丹属思亦纵横。

2052698e92c349d9ab2f103ccf998589_0zr1mfg1b1r.jpg

6.《白牡丹》 唐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这也是对牡丹国色天香的描写,只不过是通过侧面来体现。牡丹太漂亮了,以至于男人惭愧,女人嫉妒。牡丹太香了,以至于晚上根本闻不到其他的气味,满院子都是牡丹的香气。

65a02f1a96814932a115ebc9bf332e57_4we1jox5omn.jpg

7.《牡丹》 唐 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牡丹,是富贵的象征。在唐朝,一株牡丹价万金,不是富贵人家,是不敢轻易花钱买的。所以,作者由于囊中羞涩,十分无奈。然而,等到作者看到了牡丹,才发现,其实牡丹也不过如此,跟戎葵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其实,两者的差距是明显的。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作者是给自己找个没钱的台阶下,另一方面,也是在讽刺那些为了牡丹不惜一掷千金的土豪。

f50208a72979423eac98158be15ca04c_ryzhhat45vz.jpg

8.《题开元寺牡丹》 唐 徐凝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开元寺,在浙江杭州。在唐朝,牡丹只在北方种,南方种的极少。所以,白居易曾说:归到江南无此花;李咸用言:少见南人识,识来嗟复惊。白居易最爱牡丹,当时已是广为人知。他曾经写过《牡丹芳》等数十篇牡丹诗。

8766e16f8cce48bdb5e1de62ee8ba603_qhq1mpf4ifu.jpg

当时,只有开元寺有牡丹。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到开元寺观赏牡丹花。开到了徐凝这首诗,十分欣赏,邀请他来喝酒。这首诗有几个特点:一是通过海燕、胡蜂不识牡丹来说明南方栽种较少,二是通过与芍药玫瑰的对比突出牡丹的艳丽,三是把白居易写入诗中,因为白居易当时诗名最重,也爱牡丹,从而使得“名花有主”,所以,白居易对此十分高兴,并将其推荐给了元稹等人,从此,徐凝诗名大震。

adc5194909c64f6e9f493762ee9d71f1_wmafru25qdp.jpg

9. 《洛阳观花》 宋 张崏

平生自是爱花人,到处寻芳不遇真。

只道人间无正色,今朝初见洛阳春。

这首诗,通过反向手法来体现牡丹的高贵。作为一个爱花人,到处找花,却没有真正好的。还以为天下的花也就这样了,直到来到洛阳,才知道,原来真的有。欧阳修曾说,洛阳牡丹天下第一,所以,洛阳花,即是牡丹的代称。来到洛阳,不看牡丹,等于白来啊。

d42c2f5e06964e0bb3f52373f27ded91_a1esa5faaww.jpg

10.《雨中牡丹》 清 年学洛

小窗灯影照无眠,檐漏声声欲曙天。

更比落红还可惜,倚阑人不似当年。

这首小诗比较清新。语言平淡朴素,如同生活常语,但寓意较深。之所以选用此诗,主要是它不像其他的诗一样,多是在赞美牡丹。这首诗,通过对牡丹凋零的感触,表达了落红虽可惜,但比花还要憔悴的佳人更可惜,从而感叹时间流逝,别有一番风味。

f1ef0a8652384993970329537d3abcda_i5ehgl25t1a.jpg
  • 发表于 2023-06-28 23:10
  • 阅读 ( 51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小凤凰i
小凤凰i

688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