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不了诺贝尔奖(杨振宁:为什么中国人拿到的诺贝尔奖这么少?)

2021年的诺贝尔奖的各个奖项陆续颁布,这一次还是没有中国人!诺贝尔奖可以说一直是中国人的一大痛点,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大只是发展规模,并不完全等于发展质量。一个国家强...

2021年的诺贝尔奖的各个奖项陆续颁布,这一次还是没有中国人!诺贝尔奖可以说一直是中国人的一大痛点,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大只是发展规模,并不完全等于发展质量。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在于科学创新,诺贝尔奖的数量也是一个国家科学创新力的体现。而在这一点上,中国显出了底气不足的一面。

中国出不了诺贝尔奖(杨振宁:为什么中国人拿到的诺贝尔奖这么少?)

至今为止,中国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除了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在科学领域只有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一人而已。如果再放宽一点,杨振宁其实也可以算,因为他和搭档李政道在1957年获奖时国籍是中国,加入美国国籍是之后的事。而现在,杨振宁早已恢复了中国籍,所以他也可以算中国籍的获奖者。

众所周知,杨振宁不只是中国科学界的泰斗,也是当今物理学在世第一人。杨振宁回国之后,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他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反思,一直在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缺乏科学创新力?更进一步:如何提升中国人的科学创新力?

01

为什么中国人缺乏科学创新力?

学术界有一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对人类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工业革命和科学却没有在中国发生?

很多人说,那是因为我们被儒家思想禁锢了思维,但是中国更古老的《易经》是非常精妙的,代表了更高的智慧。

对此,杨振宁怎么看呢?

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杨振宁就对《易经》展开了公开批评,其内容后来还在《自然》杂志05年第1期上发表。

杨振宁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呢?

“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篇演讲中,杨振宁把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生的原因放在了论点的首位。

其中原因归结为五个点:

第一,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换句话就是比较注重实际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论架构。

第二,科举制度。

第三,观念上认为技术不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

第四,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

第五,有天人合一的观念。

杨振宁认为,其中第四点和第五两点跟《易经》有着密切的关系。

无可置疑,归纳与推演都是近代科学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维方法。杨振宁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有归纳法,可是没有推演法。

为什么这么说?你看《易经》,所谓“易者象也”、“圣人立象以尽意”、“取象比类”,“观物取象”。总结一下就是形象、类比、浓缩,这是贯穿《易经》的精神,都是归纳法。

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推演法?杨振宁引用了明朝大臣兼大学者徐光启的故事:徐光启最早与利玛窦合作翻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前六章),而徐光启在翻译后,发现了推演法一个特点就是‘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也就是一条一条推论不能次序颠倒。这跟中国传统不一样。中国传统对于逻辑不注意,说理次序不注意,要读者自己体会出来最后的结论。”

杨振宁在报告中说。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时候,牛顿还没有出生,可是徐光启的翻译本存世近300年,在中国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影响。杨振宁认为,这显然跟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不容易接受推演逻辑有关。

另外就是关于“天人合一”的观念。杨振宁认为,这种思想“起源于《易经》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在内,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而“近代科学一个特点就是要摆脱掉‘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承认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与自然界的复杂现象,这两者是两回事,不能把它合在一起。”

杨振宁一再强调,他提出这些观点,并没有攻击传统哲学的意思。他对“天人合一”的内涵中更重要的“天人和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易经》认为人世的规律和自然的规律一样,天人合一、内外一理。认为一根竹子所蕴含的理即是人世间的理,这当然走不进科学的大门,科学是研究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和人是两回事。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等同起来,这是科学家和中国理学家最本质的区别。杨振宁的观点一针见血直击本质。

我们仔细回顾一下杨振宁的这个报告,会发现《易经》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一个最明显的特点上,这就是“微言大义“。语言是思维的的载体,语言的特征反映的正是思维的特征。

所谓“微言大义”,就是很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说得好听一点,可以说中国人的语言艺术博大精深,说得实在一点,就是中国的逻辑思维不够好,讲不清楚,所以只好讲一点点,然后就没词了,最后只能说“你懂的”。

“微言大义”就是“以点带面”,它是不展开的,不分解的,是归纳的,浓缩的,也是含混不清的。最后表现在对天与人关系的理解,也是含混合一,而不加区分的。

归根结底,这种思维只有归纳,缺乏推演,只有浓缩,缺乏扩散,只有散点,缺乏结构,它可以天马行空,却难以发展出精密逻辑与科学体系。

02

如何提升中国人的科学创新力?

关于如何提升中国人的科学创新力,杨振宁在他的著作《读书教学四十年》一书中谈到这样一个观点:

科研方式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攻关科研”,一种是“散兵科研”。

“攻关科研”大家很熟悉,就是国家组织科研人员对某些重大课题进行攻关,典型的就是“两弹一星”,从原子弹到今天的航天科技,都是“攻关科研”的产物。

“攻关科研”的好处在哪里?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大课题,这个效应非常明显一目了然。那么不好的地方在哪里?尤其是没那么明显,并非一目了然的问题在哪里?

所谓“攻关”,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关”,也就是一个大课题,比如造原子弹,这个课题从哪里来的?很显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从美国来,美国作为全球科技的领先者,他们有原子弹,而我们没有。所以,我们就要攻克这个”关“,避免落后,避免挨打。

所以,“攻关科研”的好处就是集中力量,解决已知的明确的课题,而这个课题往往是由领先者提供的。

那么,问题来了,科学探索最前沿的课题,还没发现的课题,不知道该不该立项的课题,对人类未来产生意想不到的但却可能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课题,又从哪里来?

一定不是“攻关科研”,而是“散兵科研”!

什么叫“散兵科研”,就是让科研人员各自探索各自研究。探索什么?研究什么?不知道。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的偏好去研究,这才叫探索。

试想一下,牛顿当年做研究,有人给他一个课题吗?爱因斯坦呢?杨振宁呢?没有哪个国家哪个组织能给他们一个课题,他们只能自己找,而且也不是从现实问题出发,从社会效益出发,他们压根儿不知道自己研究的课题能解决什么现实问题,创造什么社会效益,这一切要等到几十年几百年后才被发现,原来还能这么用啊。

那他们为什么要研究,就是觉得这个有意思,想要搞清楚,搞清楚了自己有成就感啊,这就是来自个人兴趣和偏好的驱动力,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内在驱动力,加上天赋才能的加持,让其中一部分科研人员搞出了惊天动地的大成果。

好一个“散兵科研”!杨振宁其实非常“含蓄”地揭示了科学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自由精神。所谓“散兵科研”,就是允许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去自由探索,自主研究。

因此,我们可以说“攻关科研”适合跟随者,用来集中力量解决领先者已经发现的明确的大课题。而作为领先者,则要更多去鼓励和支持“散兵科研”,让科研人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去自主研究自由探索未知的大课题。

关于“散兵科研”怎么搞?杨振宁引用了宋人吕本中提出的念诗的要诀:“字字要活,活则字字响。”什么意思?就是鼓励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进行自主研究自由探索,只有人人都活了,才能形成一个活的生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怎么让每个人都活起来?首先从教育上就要开始鼓励和支持个人自由发展,也就是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和偏好去培养,而不是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培养出一个面面俱到全面平庸的人。

在2010年10月16日在清华附中95周年庆典上,杨振宁送给了年轻的校友们12个字:“发现偏好、培养偏好、发展偏好”。可以说,这12个字道出了教育的本质,也道出了杨振宁对于中国科学创新未来的期许。

结语

为了推动中国的科学创新,杨老可谓用心良苦,淳淳善诱,做了很多具有思维启蒙意义的工作。归根结底一句话:改一改思维!改成什么样?

第一是有逻辑有结构,第二是有自由爱探索。

简单说就是“结构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合一,逻辑与自由的合一,就是“结构式创新力”的本质。

什么是结构式创新力

在一个碎片化的世界

没有结构就无法看清真相

在一个剧变化的时代

没有创新就无法迎接未来

结构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合一

就是结构式创新力

一、什么是结构思维?

1、抽象的思维,抵御表象化

2、清晰的思维,抵御混乱化

3、整体的思维,抵御碎片化

结构思维

让你学会解构事物洞悉真相

二、什么是创新思维?

1、多元的思维,抵御单一化

2、跨界的思维,抵御局限化

3、反思的思维,抵御固着化

创新思维

让你学会重构事物创造未来

  • 发表于 2023-05-30 11:27
  • 阅读 ( 47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杰哥
杰哥

705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