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四菜一汤简笔画(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

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 但我相信一件事。 上天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 就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 ——《大鱼海棠》 你站在石桥,不远处是圆圆的裕昌楼。桥下潺潺流水,屋檐还挂着微薄晨雾。...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

但我相信一件事。

上天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

就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

——《大鱼海棠》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你站在石桥,不远处是圆圆的裕昌楼。桥下潺潺流水,屋檐还挂着微薄晨雾。

一个绑着辫子的男人在一旁连比划带说,教你如何用透视法来观察裕昌楼,细致入微到向阳面与被阴面的明暗关系及色彩冷暖。每说到“土楼”二字,他的眼神中都有掩饰不住的小骄傲。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他叫张源畅,是青普南靖塔下文化行馆画境土楼的文化导师。自爷爷辈就专注于绘画,师从刘海树。张源畅从小在此长大,一不小心就把圆圆方方的土楼画成了简笔画、素描、油画,结束在广东的陶艺设计及绘画工作后,回到塔下开了一间画室。

我是一位40岁的“公太”

“我们家族很大,可以用枝繁叶茂来形容。”

张源畅刚年满四十,村中的一些老人却要唤他“叔”,甚至“叔公”。

源字辈,在族谱中是第20代,张源畅的同辈人有20几个。家族人口众多,难免就出现了年龄小,辈分高的情形。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携家带口外出务工,一些人久久才回来一次。一些新出生的孩子也不再按族谱取名字了。而一些老派人,见面会开着玩笑让孙子喊张源畅“公太”,他总会笑笑摆手,“别这么叫,我可没这么老。”

村中人口渐少,曾经四十人一间的教室如今只剩下三两学生读着一年级的课本。以前盼过节,是为了养了那么久的鸡鸭牛能进肚皮。现在盼过节,是想大家都回来,热闹热闹。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大福节是塔下客家人的传统节日。一年四季做四季福,其中冬福最重要。因为连着春节,村中初五做大班戏,去平和拜拜割香,为新年祈福。

当人们都回来时,张氏宗祠德远堂便也热闹了起来。尤其是当华侨归国,第一件事便是携全家去德远堂祭拜祖先。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张氏宗祠德远堂大门

即使走得再远,这里永远是故乡。我们都知道要衣锦还乡,塔下人却更注重回报故乡。修路、盖土楼、建学校,哪一样都少不了塔下华侨的一份贡献。

“村里人都姓张,真的很团结。”

土楼瓦片下的真金白银

问起村中是否真有一座藏着宝藏的土楼。张源畅不禁哈哈大笑,突然又收了笑声,认真回答,“真的”。

村中曾有好钓鱼的村民,四处挖寻蚯蚓做鱼饵。谁想一日在裕德楼竟挖出了金狮子。不过,淳朴的民风让这一“喜讯”很快传千里,没多久书洋乡(现书洋镇)就派人来把金狮子没收了。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村里还有一处大家都‘挖’过的土楼,就在青普南靖塔下文化行馆隔壁。”

据说,这座土楼里藏了很多大银元,都是原先楼主为后辈留下的财宝。但是年代太过久远,土楼里的居民也不知所踪。只留下了土墙上大大小小的洞,那些洞便是当年为了挖银元而留下的。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张源畅画室边的小河

小时候除了去土楼寻宝,最开心的莫过于河边戏水。

“那时候的水比现在还清亮,每天傍晚,鱼儿便成群结队的跃出水面。”

到了晚上用手电筒诱鱼,鱼多到直接下手抓就可以了。几个小伙伴边抓鱼边烤地瓜,捡一些柴,烧得差不多的时候,把地瓜丢进去,过一会就可以吃了。游泳也是经常的事,只是被老师抓住,就得挨小竹片打手心。张源畅说,即使这样也要去游,跑快点就行了。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说到童年,确实是回忆杀。已是中年的张源畅也不免露出兴奋之情,言辞之间也多了几分欢愉。童年是回不去了,那时趣事却成了心头永远的风景。

我留在这里,因为舍不得

“我是在这里成亲的。”

每一对在塔下结为连理的新人都要去德远堂拜拜,聆听祖训家规。行完礼,去采一对类似于梅花红白相间的纸花,听些吉祥话,回家把花插在床头。这叫“摘灯花”,意为添丁。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张氏宗祠德远堂

如今,张源畅的两个儿子同妻子生活在县城,大儿子已经11岁。每到周末,张源畅不得不暂别妻儿住回塔下,打理画室。

周末很忙,除了游客,时不时还有外国学生来此写生。画室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樟木画,其中有一副“大鱼海棠”。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张源畅画作

“您看过这部电影吗?很红的。”

“我没看完,但我知道里面的建筑是土楼。”

其实,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居住在土楼,张源畅告诉我。毕竟,对比现代生活,土楼并无太多便捷可言。尤其是老式土楼,极难防火,90%的土楼都遭遇过火灾。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被火烧过的“围裙楼”

“你看,像那种有小小窗户的土楼,年代都比较久远,因为要有防御功能。像那些大窗户都是后来另开的。”土楼难建,1米5到3米不等厚度的墙体全靠人工夯实。圆形土楼更年难建,工期至少三五年。

人们搬离土楼,这是生活的进步。但是土楼,不应就此从生活中消失。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新窗以及旧时出枪孔

“在带领大家体验‘画境土楼’艺文课程时,我总是被四处呼唤,请去帮忙看看构图、看看配色。忙归忙,那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生在土楼,长在土楼,看着土楼渐渐搬空,不时又被游人涌入。张源畅对土楼的感情,常人难以体味,尤其是来塔下度假的匆匆过客。但假使你让他用“爱”与“喜欢”表达,朴实的中年男子怕还有点不好意思。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画境土楼,便成了张源畅对土楼的情感表达。

当你亲手画一幅裕昌楼樟木画,从取景、起稿、上色到最后的补足。张源畅用一字一句讲解,一笔一划指导,不知不觉你与土楼亲近了,与塔下亲近了,把他对故乡的那份深爱,随归程带去远方。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人生是一场旅程。

我们经历了几次轮回,才换来这个旅程。

而这个旅程很短,

因此不妨大胆一些,

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

攀一座山,追一个梦。

——《大鱼·海棠》

土楼隐居者|山的那边,是我与土楼的四十年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相遇的地方吗?

那幅裕昌楼樟木画还在,你就会记得

谢谢你

喜欢这个平凡而暖心的世界

编辑 | 海员、慕江漓

  • 发表于 2022-11-01 17:03
  • 阅读 ( 127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盛夏
盛夏

673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