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的主人公是谁(淝水之战苻坚)

成语“风声鹤唳”语见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记》:“玄等乘胜迫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藏路塞川。其定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夜不敢息,草行露夜,重以饥冻,死者什七...

成语“风声鹤唳”语见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记》:“玄等乘胜迫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藏路塞川。其定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夜不敢息,草行露夜,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载:“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这是描述公元383年前秦与东晋“淝水之战”的一段故事。东晋派谢安以八万兵力战胜苻坚百万大军,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成语“风声鹤唳”出自哪里?

秦晋淝水之战

《资治通鉴》在描写这次战役情景时说:秦军逼近淝水(安徽境内)列阵,晋将谢玄派使者对秦阳平公苻融说:“你们摆阵靠水,不是马上决战的打算,如果你们稍为后退一点让晋军渡河与你们决战。”秦军诸将都认为应当栏河挡住晋军,坚决不能叫他们上岸。

成语“风声鹤唳”出自哪里?

前秦第三位皇帝 苻坚

苻坚则主张:“可以引兵稍退,待晋军渡河一半时消灭他们。”苻融也认为这个计策好,就指挥秦军后退,这时晋军谢玄等率军渡河进击,苻融约束不了后退的秦军,战马又被绊倒,为晋军所杀,造成秦军大乱。晋军乘胜追击到青冈(安徽寿县),秦军大败,尸横遍野,阻塞了河流。那些逃跑的秦兵,听见风声和鹤的叫声,就以为晋军追了上来,日夜不敢休息,昼夜兼程加上冻饿,死了十分之七、八。

成语“风声鹤唳”出自哪里?

“风声鹤唳”从此形容有一点风吹草动和声响,就惊恐慌乱起来。

  • 发表于 2022-01-05 19:14
  • 阅读 ( 222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盛夏
盛夏

673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