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大学生最适合的工作是当公务员!

简介说明

985大学是中国的最好的大学,选拔的是我们这个应试教育里面最会背标准答案的那一批人,他们谨小慎微,在"不出错"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而且他们只做有答案的题,从来不做开放性的问题,思维模式可防可控。那这样的人适合做什么工作呢?公务员应该是首选。

众所周知,清华北大这几年收纳了大量的所谓高考状米,却没有培养出来一个创造性人才,没有搞出一项独创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更不要说什么诺贝尔奖了。另外,中国这几十年波澜壮阔的创业活动中,那些创造了伟大企业的人,好像也没有一个北大清华毕业的。这是为什么?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就是那些高考分数特别高的人,他们最大的人格特质就是"我绝不出错","我一分都不丢","我一定要事先把所有的答案都背下来",这样的人当然就与创造力不共戴天了,而在服从和盲从方面则绝对是世界第一。但凡对标准答案有一点质疑精神的正常人,都不可能获得那么高的分数。

985们在机械记忆力方面肯定是比较强,在逻辑分析方面能有中上水平,但是在探索精神、好奇心和质疑精神方面,则一定是特别差的,这样人特别恐惧"前途未卜"的状态,而创业也好科研也好,所有创造性工作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前途未卜"!你不知道前面会怎么样,没有人知道答案,要靠你的勇气、直觉和经验去试错,要犯无数的错才能逐渐找到方向,而这对"以不出错"作为人生最高目标的985来讲简直就是地狱,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他们干不了。

而985们也普遍喜欢当公务员,或者性质类似的事业单位和央企,表面原因是这种工作比较稳定,福利待遇好,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精神合拍",这些工作不但不需要创造力,而且要严防死守创造力,这对985们来说简直不能太合适。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985们如果不当公务员将是他们人生最大的失策,看看那些到国外读博士硕士留在国外工作的985们,发展的都一般,大都是中下级的工程师,很难获得高级职位,远不如当公务员的同学混的好。你本来就是被格式化成了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你还跑到美国去与老外拼创造性,这不是自寻死路吗?还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考上985的吗?自欺到自己都信了,那也就是咎由自取了。

有人认为中国的研发能力不强是因为待遇不够高,还有人怪到演员的工资太高上面,简直笑掉大牙。其实创造力跟待遇真的关系不大,这是一种人格特质,真正有创造性的人,你拿刀架在他脖子上不让他研发,他都会偷偷在地下室都给你搞出来,这种事太多了。你看看科学史,多少伟大的发现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干的?比如布鲁诺搞科研,他得到啥待遇了?待遇就是被烧死,罗马教廷跟他谈了7年,让他不要搞了免他一死,但人家就偏要,就是这么的任性。所以说需要高收入才能搞研发的,肯定是研发不出来东西的人。中国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已经足够高了,天文数字了,真的不是钱的问题,人不行啊!一群适合当公务员的人,你给他多少钱也不可能搞出科学发现啊!

而同样是公务员工作,在西方人那里就不那么受欢迎。就连夹在东西方之间、不中不西的俄罗斯人,也不看重公务员这个工作。比如普京就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年轻人都想做公务员了,是这个国家的不幸。整个西方文化都是以强调创造性和自由的灵魂为主线的,俄罗斯虽然在西方文化中是属于比较边缘的非主流的文化圈,但是他们历史上也是有科学家的,比如米素周期表就是门捷列夫发明的嘛,而且他们在文学、数学、哲学方面也有很多大师,是和我们不一样的文明。

在西方文化看来,人有一个自由的灵魂,自由的创造性是人性的本能!所以他们的教育鼓励这个自由的灵魂去探索,去思考,去质疑,去提问,着重于创造性的培养,这就使得他们非常有活力,虽然背标准答案的能力不行,但是他们用谷歌一搜也能搜出来,所以他们主要的精力就是发掘自己的兴趣。在他们看来,如果一辈子从事没有任何创造性的工作,就会觉得自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赚多少钱也划不来,更何况也赚不了多少钱。

古今中外,公务员都是一个事务性的工作,不需要任何创造力,按部就班就可以,没有激情,缺乏挑战。对一个自由的灵魂、对于一个渴望成长、充满了好奇心的人来说,这种工作令人窒息。所以在西方社会,都是资质比较中等偏下的人去做公务员,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做了一个统筹的安排,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干的事情,把这些人放错了位置则是人类的愚蠢。

在中国文化的观念中,人没有独立的精神生命,人的意识无非就是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意识。那么你当公务员,过一种比较平淡的、中庸的生活,那你自然就会形成跟这种生活相匹配的意识,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压力了!这样的文化对人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就是我们谨小慎微,没有任何创造性的过一辈子也是有价值的,人性就这样,所以很多人在懵懂之中就放弃了那种探索和创造性的追求,主动的成为一个平庸的人。而中国的这个应试教育恰恰又提供了这么一条平庸的人才成长道路,两者合二为一,自然就使得他们成为了公务员的最佳人选。

985是应试教育皇冠上的明珠,荣登这个大位的人必然具有极其独特的人格特质,在谨小慎微方面也必然是登峰造极的。包括理工科毕业生也更适合担任技术官僚而不是研发人员和科学家,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的那些所谓科学家,你把他们的成就拿过来看一看,顶多也就算个高级工程师或者是科普作家,把别人的创造的知识拿过来讲解或者应用一下,没有独特的发现。当然,现代社会的公务员体系也需要很多技术官员,要懂点技术,好制定一些政策,也能够跟专业研发人员搞对接,所以985的理工科毕业生非常适合干这些事情。那么谁适合来做研发呢?我觉得可以模仿华为的方式,就是在全世界去建立研发中心,利用老外的智力资源来做研发,国内就搞生产和销售就可以了。

  • 发表于 2021-01-29 17:07
  • 阅读 ( 348 )
  • 分类:互联网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q14054
q14054

670 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